導 讀
喝水應該是最簡單也是最普通的一件事,哪有人不會喝水的呢?但實際上,不會喝水的人真的不少。《中國水與生命質量認知調查報告》顯示,我國有95.3%的人不會喝水。喝水不當,也會對血糖、心臟、腎臟等產生不利影響!
1“毀”血糖
糖尿病人基本都有典型的“三多”癥狀,即多尿、多飲、多食。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“多尿”,便會選擇控制飲水。
但是,糖尿病患者“多飲”實際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體現,它能使血漿滲透壓下降或恢復正常,并促進體內血糖盡快排出體外,有助于血糖穩定。
二附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張美英提醒,尤其是夏季,人體出汗多,糖尿病人如果還限制飲水,體內水分不充足,很可能會引發酮癥酸中毒甚至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。長期缺水,還可能因為體內血液粘稠,誘發糖尿病血管病變。
2“毀”心臟
天氣炎熱,不少人喜歡大口灌水,一次性喝下大半瓶。但這種喝水方式會快速增加血流量,使得心臟工作量、心肌耗氧量迅速增加,很可能會引發心衰。
而且血液被大量的水分稀釋后,電解質濃度變低,此時水分很容易因濃度差進入到細胞中,使得細胞水腫,導致“水中毒”,即低鈉血癥。
如果喝的還是涼水,那么問題就更嚴重了。本身心臟功能不佳的糖友在大量涼水刺激下會增加心率、加大心臟耗氧量,可能誘發心律失常、心絞痛等心臟疾病。
3“毀”腎臟
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,人體已經失去了1%~2%的水分,此時腎臟已經處于高負荷工作的狀態,毒素積累在體內、尿液中雜質濃度升高,這些都會威脅腎臟健康,容易誘發腎結石、尿路感染、泌尿系統癌癥等疾病。
晨起第一杯水,不應該是蜂蜜水、淡鹽水,更不該是咖啡、牛奶、豆漿、果汁等飲料,最適宜最適合的是溫開水。
不過記得先刷牙再喝水,不然經過一整夜的休息,牙齒上不小心殘留的食物渣渣會與唾液中的鈣鹽結合、沉淀,久而久之就形成牙結石和牙菌斑。不刷牙就喝水,很容易將這些細菌帶入體內。
喝水還分主動喝水和被動喝水,很多人喝水是被動喝水,感覺口渴了再喝水,但長時間缺水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,誘發心腦血管疾病,最好還是時不時喝兩口水。
另外天熱口渴時千萬不要狂飲,狂飲會使體液中水與鹽失去平衡,輕則引起胃腸劇痛,重則危及生命安全。
這些水一下子積聚于胃腸,會讓胃部感到沉重悶脹,不僅補不進去水,還影響膈肌活動,影響正常呼吸。
補水不均衡,一會多一會少,會讓身體一會濕一會干,對臟器和身體的健康都是有害的。以下這幾個關鍵點,最好都喝一小杯水:
醒來一杯水:經過一整夜的睡眠, 此時人的身體已經開始缺水, 因此人們在起床后可先喝100~250毫升的水,這樣可以起到幫助腎臟和肝臟排毒、增強消化功能的作用。
睡前一小杯水:在臨睡前0.5~1 小時左右喝半杯水,有助于預防中風。不用多,半杯就差不多了,喝太多,晚上容易起夜,影響睡眠質量。
起夜一小杯水:床頭最好放一杯水,如果半夜起夜,可以喝一小口。
二附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弘英介紹,夏天最健康的水是溫熱的開水,最好少喝甚至不喝冰水,尤其是鍛煉完或者跳完廣場舞,劇烈運動過后的人。
運動完后心跳加速、毛細血管擴張,馬上喝水特別是冰鎮冷飲對身體負擔極大,極易造成心臟、脾腎等損傷,嚴重的會引發猝死。
除了掌握上面這4個喝水原則之外,大家還需定時、定量喝好4杯水,這樣更易于血糖穩定,還能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。
早晨起床時喝一杯200ml左右的溫開水,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,促進全身血液循環,同時喚醒腸胃,讓消化系統開啟一天的工作。
中午午睡起來后喝一杯150ml左右的水可以促進血液流動。
睡前不宜喝太多水,所以最好是飲一小杯100ml以內的溫開水,稀釋血液、預防血栓,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腸胃與神經。
對于夜間有起夜習慣的糖友來說,醒來之后喝個兩三口水可以加速血液流動,對心腦血管有益。
另外,大家喝的白開水一定要完全煮沸,否則水中的酸性物質和有害物質還沒完全揮發,長期飲用會大大增加患膀胱癌、直腸癌等疾病的風險。建議大家燒水時等其沸騰兩分鐘左右再關火,這樣更安全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