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養生
1
潤肺柔肝 養陰清燥
與秋季相應,而秋季干燥,因此,需要潤燥、養陰、潤肺。可適當食用如芝麻、蜂蜜、百合、杏仁、乳品等柔潤食品,益胃生津,有益健康。
秋天易燥,宜多喝水、粥、豆漿,多吃些蘿卜、蓮藕、荸薺、梨等潤肺生津。燥氣傷肺,耗人津液,引發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及大便干結、皮膚干裂等癥狀。
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:麥片、黃小米、玉米、綠豆、白蕓豆等;
應季的蔬果:蘿卜、綠葉蔬菜、芋頭、南瓜、梨、柿子、葡萄、柑橘、大棗、荸薺等;
滋陰潤燥的葷食:鴨肉、河魚、河蝦等。
2
增酸少辛斂肺氣
秋后后應少吃辛味食物,辛味通肺,助長肺氣,若攝入過多,易造成肺氣太盛,出現上火、便秘等秋燥癥狀。適當多吃酸,可收斂肺氣、防秋燥。適當補充水分、維生素和無機鹽。
下列食品可供選擇:
蘋果:中醫認為,蘋果具有生津、潤肺、除煩、開胃、醒酒等功用。
葡萄:性味甘、酸,鮮食酸甜適口,生津止渴,開胃消食,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,食多令人腹瀉。
柚子:性味酸、寒,可除脹、化痰止咳、健胃消食、消腫止痛。
檸檬:味極酸,具有生津、止渴、祛暑等功用。
山楂:性味酸、甘、微溫消積、化痰、解毒、活血、提神、清胃、醒腦、防暑、增進食欲等功效。
3
先調脾胃后進補
① 脾虛者—吃點粥
表現:食少腹脹、食欲不振、肢體倦怠、乏力、時有腹瀉、面色萎黃
食補:茯苓餅、芡實、山藥、豇豆、小米,健脾和胃。食粥能和胃、補脾、潤燥,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,療效更佳。
② 胃火旺者—吃點苦
表現:平素嗜食辛辣、油膩之品的人,日久易化熱生火,積熱于腸胃,表現為胃中灼熱、喜食冷飲、口臭、便秘等。
食補:適度多攝入些苦瓜、黃瓜、冬瓜、苦菜、苦丁茶等,清泄胃中之火。
③ 老人及兒童—吃點山楂
表現:由于消化能力較弱,胃中常有積滯宿食,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脹。
食補:適量吃點山楂、白蘿卜等消食、健脾、和胃的食物。
4
少吃西瓜多吃豆 不可盲目貼秋膘
西瓜是很好的清熱消暑水果,可立秋后,經過一個暑熱的長夏,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,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,要少吃西瓜等過于寒涼的水果,以免傷及脾胃,引起腹瀉。
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,正合立秋節氣之用。可以多喝些三豆湯:綠豆:清熱解暑;紅小豆:清熱利濕;黑豆:健脾補腎。三豆湯不僅能清熱解毒,還有健脾利濕的功效。
不可盲目貼秋膘:
1?? 平時攝入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較多的人群不宜貼秋膘;
2?? 本身就肥胖、營養過剩,并且一去查血液生化,血液指標里血糖、血尿酸、膽固醇、血脂都偏高的人不宜貼秋膘;
3?? 形體偏瘦,平時食欲不佳的人適宜貼秋膘。
素食也能起到貼秋膘的作用:
1?? 選擇素食中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,比如豆類和菌類,不僅蛋白質質量高質量還好。
2?? 除此之外,奶制品以及蛋類食品,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,都可以作為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貼秋膘進補的選擇。
5
少吹涼風多安神
秋高氣爽,應開始“早臥早起,與雞具興”,保證夜間睡眠,適當午睡。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,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。此外,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,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、活動過于劇烈。
這時就別再過于貪涼了,最好避免皮膚直接被風吹,不妨用絲巾遮擋一下脖子。
立秋后要防“秋老虎”,建議晚間泡腳,能解暑熱,有助散熱入眠。
立秋吃什么
1
秋后多吃三種菜
1. 菜花——預防感冒
季節交替,氣候變化無常,人體一時難以適應,免疫力也不知不覺地在下降,這時就容易讓感冒病毒鉆空子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是一個預防感冒的好辦法。菜花含有的維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、黃豆芽菜要高3~4倍,還是一種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劑。
2. 菠菜——防治口腔潰瘍
初秋氣候開始變干燥,一旦蔬菜、水果、水分攝入不夠,就容易上火,口腔里也會跟著出現潰瘍、發炎等問題。菠菜中豐富的核黃素是有效預防口角潰瘍、唇炎、舌炎、皮炎的重要營養素。
3. 芹菜——降壓促睡眠
夏秋交替的時節,溫差較大,早晚涼,中午熱,對于體質較敏感的老年人來說,身體很難馬上適應這種變化,直接影響到內分泌和神經系統,導致睡眠質量下降。芹菜有降血壓、降膽固醇和鎮定神志的作用。
2
秋后多吃三種瓜
1. 絲瓜——清香通便
絲瓜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,有利尿涼血、解毒通便的作用。清蒸絲瓜,加點肉末和蒜末,稍微蒸一下就熟,淋點海鮮醬油,味道非常好。
2. 木瓜——祛燥潤腸
木瓜除了當水果,一到秋天,可以用它煲湯喝,補水祛燥。木瓜中富含的酶還能幫助消化,適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。
3. 瓠瓜——清熱開胃
初秋氣溫仍較高,很多人胃口不好,將肉類和瓠瓜一起做菜,保證了蔬菜的攝入,也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。瓠瓜中胡蘿卜素含量較高,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,還有一定的降糖作用。
清淡美味的養生美食你學會了嗎?
趕緊學會露一手~
還有那些秋后應該注意的事項
別忘了和親人們一起分享喔!